【心識・瑪納・能量物質・顯化法則】

by Asha

在最深的層次,心識、能量與物質本是一體
只要理解這個真實,你就掌握了創造現實的力量

核心關鍵在於:「瑪納(MANNA)」。

耶穌便是掌握這份實現造化法則,「變」出五餅二魚,顯化各種「不可思議」。

本文試著將行星級次陸續出場的「心識」「瑪納(MANNA)」與「能量與物質互換」「創造與顯化法則」──,整合成一個系統性的理解框架,幫助習修者形成一種更清晰而可實踐的內在理解

心靈—瑪納(Manna)—光—能量—物質。瑪納是將心靈與物質合一的字元(Word)。創造的程式是:先在心識中製造你們渴望表達的。——行星二

想著「心識」與「瑪納」,能量與物質,感受它們可以互換,卻又是一個整體。——行星四

心識即瑪納,瑪納形成光。 光即能量,能量形成物質。 物質成為顯現的形態。——行星五

「我是」即宇宙心識。「我是」即瑪納。「我是」即光。「我是」即能量。「我是」正在創造顯像世界。讓光存在於萬事萬物中。—-行星七圖形與密碼、單子


1. 核心概念定義

⬦MANNA(瑪納):  

  在靈性傳統中,瑪納被視為「神聖的能量」或「宇宙的原始物質」,是介於「心識」與「物質」之間的橋樑。它既是能量的流動形式,也是物質的潛在狀態,具有「可轉換性」和「一體性」。因此,「瑪納」本身就是轉換的媒介,也是創造的基本素材

⬦ 創造顯化法則:  

指意識(心識)通過能量(瑪納)的轉化,最終形成物質實相的過程。其核心是「心識→能量→物質」的遞進關係,且這一過程可逆。


2. 創造顯化的遞進階段


顯化過程可分為四個層次:

1. 心識(意識):  

   ⟣ 創造的起點是「意識的聚焦」。思想、意圖、信念都是心識的表現形式。  

   ⟣ 例如:你強烈渴望顯化一棟房子,這個念頭即心識的啟動。

2. 瑪納(能量):  

   ⟣ 心識會轉化為一種無形的能量流(瑪納),這種能量具有「可塑性」和「振動頻率」。  瑪納攜帶著心識的「訊息」和「意向」,開始朝著顯化的過程運作。可以說:你的每一個深層意念,都正在用瑪納編織你的現實。

   ⟣ 延續例子:你對房子的渴望轉化為內在的熱情、視覺化的畫面,或祈禱時的感受——這些都是瑪納的流動。

3. 光(能量具象化):  

   ⟣ 瑪納進一步凝聚為「光」,這裡的光並非物理光線,而是象徵「純粹能量」的顯化前狀態,類似量子場中的潛在可能性。  

   ⟣ 科學比喻:如同物理學中的「波函數塌縮」前,能量處於概率狀態。

4. 物質(顯化形態):  

   ⟣ 當光的振動頻率降低並固化,便形成物質世界的具體顯現。  

   ⟣ 例子:透過行動、資源整合,房子的願望最終成為物理現實。


3. MANNA 的關鍵角色

⟣ 雙向轉換性:  

  瑪納既是「能量→物質」的媒介(如食物滋養身體),也是「物質→能量」的通道(如靜坐時從物質身體感受到能量流動)。  

  *這對應物理學的 \( E=mc^2 \):質量與能量本質互通。

⟣ 一體性:  

  心識、瑪納、物質並非分離的三者,而是同一實相的不同面向。  

  *比喻:冰(物質)、水(瑪納)、水蒸氣(心識)都是H₂O的狀態變化。*

⟣冥想瑪納的意義:  

  專注於「瑪納」一詞的冥想,能幫助意識直接連結能量與物質的轉換點,強化顯化能力。

冥想瑪納,就是冥想這種流動性

物質即能量,能量即物質,本質上是一個整體,只是振動頻率的不同表現。


4. 實際應用:如何運用MANNA顯化?

A. 設定清晰意圖(心識層面):  

   明確你想要顯化的事物,並注入情感(能量催化劑)。

B. 靜心調頻(瑪納層面):  

   ⟣透過冥想、咒語(如重複「瑪納」)、呼吸法,將意圖轉化為能量流。  

   ⟣ 技巧:視覺化意圖被薄荷綠光(瑪納)包圍,感受其流動。

感受「瑪納」這字與薄荷綠之光的頻率是同義字。感受「瑪納」或薄荷綠之光的能量導向需要重建與成長的事物中,並將它導向新的開始。

C. 允許顯化(光→物質):  

   釋放控制,信任能量會自行找到最適路徑成為物質形式。  

   ⬩關鍵:避免用「邏輯腦」阻塞能量流動。*

D. 行動錨定(物質層面):  

   採取受靈感驅動的行動,例如簽下購屋合約,這是能量固化的最後一步。

5. 常見問題釐清

⟣為什麼顯化失敗?

  可能因心識(懷疑)或能量(阻塞)層面未貫通,導致瑪納無法流動至物質層。  

  ⬩建議:回到冥想瑪納,強化能量一致性。

⟣科學佐證:  

  量子物理中「觀察者效應」呼應心識影響能量;而宇宙的暗物質/暗能量概念,近似瑪納的不可見但存在特性。

結語

MANNA是「靈性物理學」的鑰匙,理解它便能掌握意識創造物質的法則。每日冥想「瑪納」,觀察生活中能量與物質的互換(如飲食轉為精力),將深化你對顯化的直覺領悟。請記得:你既是創造者,也是被創造的本身。

相關推薦

留言